正在阅读:注入专业动能,生物与医药工程学院助力滨州市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队伍建设
校内门户 》 图书信息 》 精品课程 》 教学平台 》 网络服务 》 学院学报 》

导航

  • 本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党建工作
    • 党建活动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资料库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设置
    • 教材建设
  • 科研服务
    • 科研团队
    • 科研平台
  • 学科建设
    • 学科概况
    • 领导组织
    • 学科方向
    • 学科队伍
    • 学科平台
    • 学科文化
  • 学团工作
    • 思想引领
      • 团支部建设
      • 党支部建设
    • 心理疏导
    • 素质拓展
      • 科技创新
      • 社会实践
    • 关工委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成果奖
    • 招生工作
    • 培养工作
    • 导师名录
    • 规章制度
    • 资料库
  • 实验中心
    • 中心简介
    • 规章制度
    • 操作规程
    • 实验课程表
    • 实验室安全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就业工作
发布时间
2025
11/07
新闻快递
浏览次数
10

注入专业动能,生物与医药工程学院助力滨州市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队伍建设

11月5日至6日,滨州市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培训班在博兴县顺利举行。生物与医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滨州市委关于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内生动力的号召,为推进地方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应邀参与培训交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来自滨州各县(市、区)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有关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分管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市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部分成员单位负责同志、技术骨干等单位的70余人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上,生物与医药工程学院院长王君教授代表学院致辞,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院在物种多样性研究、生态监测技术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科研进展与服务保障能力。王君表示,学院长期聚焦区域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保护,致力于通过产学研融合,为地方野生动植物保护、林草湿生态系统监管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地方政府、自然保护区的合作,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治理现代化。

在理论授课环节,相关专家学者结合专业理论与野外实践,围绕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资源调查与监测、本土东方白鹳繁殖保护、市场常见鸟类识别等主题进行了讲解,提升了学员的政策理解与业务能力。学院参会教师代表分享了在生物监测技术、生境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增强了培训的学术性与实用性。在麻大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开展的野外实践中,学院参会教师在现场进行了操作示范与指导,帮助学员尽快掌握了望远镜、监测相机、无人机等设备的使用技巧以及样线监测与生境数据采集的方法。

此次培训通过“课堂+野外”“理论+实操”的创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学员的综合能力,也为我校服务地方生态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生物与医药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滨州市乃至山东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注入高校智慧与力量。






版权所有 © 生物与医药工程学院 鲁ICP备07012503号-3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五路391号  邮编:256600
电话:0543-319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