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医药学科始于2008年,目前凝练形成了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2个研究方向。2024年获批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明确“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双服务”科研定位,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与医药专业知识储备、技术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能够从事航天生物技术、航空宇航特殊食品领域科学研究、技术转化、产品开发、生产质控、检验检测、组织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本学科围绕黄河三角洲地区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展生物活性成分鉴定与利用、特色保健食品开发和生物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研究,服务黄河三角洲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通过横向课题与共建合作平台等方式,与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州市生态环境局、东营市农业农村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服务滨州地区优势产业,以实际行动服务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近年来学科成员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20余项,合同经费200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4项。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出版专著等15部。取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得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20项。
先后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合作等方式,加强交流与合作。与安琪酵母(滨州)有限公司、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个地方企业合作,共建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产学研教学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黄河三角洲腹地唯一的本科院校,我校生物与医药学科聚焦黄河三角洲地区特色动植物资源化利用和生物药物的开发,走“航空+生物与医药”的特色发展道路,相关研究填补了区域空白,在山东省处于同类学科前列。未来,黄河三角洲地区作为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 “蓝色海洋健康产业带”的核心区域之一,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食品等特色产业发展将迎来历史性机遇,对于本土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山东航空学院生物与医药学科凭借多年来开展区域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的天然优势,必将为黄河三角洲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培养保障和和新动能支撑。